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go语言变量作用域
阅读量:728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30

本文共 213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。

Go 语言变量作用域

作用域为已声明标识符所表示的常量、类型、变量、函数或包在源代码中的作用范围。

Go 语言中变量可以在三个地方声明:

  • 函数内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
  • 函数外定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
  • 函数定义中的变量称为形式参数

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局部变量、全局变量和形式参数。

局部变量

在函数体内声明的变量称之为局部变量,它们的作用域只在函数体内,参数和返回值变量也是局部变量。

以下实例中 main() 函数使用了局部变量 a, b, c:

 

package mainimport "fmt"func main() {   /* 声明局部变量 */   var a, b, c int   /* 初始化参数 */   a = 10   b = 20   c = a + b   fmt.Printf ("结果: a = %d, b = %d and c = %d\n", a, b, c)}

 
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
结果: a = 10, b = 20 and c = 30

 

全局变量

在函数体外声明的变量称之为全局变量,全局变量可以在整个包甚至外部包(被导出后)使用。

全局变量可以在任何函数中使用,以下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全局变量:

package mainimport "fmt"/* 声明全局变量 */var g intfunc main() {   /* 声明局部变量 */   var a, b int   /* 初始化参数 */   a = 10   b = 20   g = a + b   fmt.Printf("结果: a = %d, b = %d and g = %d\n", a, b, g)}

 
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
结果: a = 10, b = 20 and g = 30

 

Go 语言程序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名称可以相同,但是函数内的局部变量会被优先考虑。实例如下:

package mainimport "fmt"/* 声明全局变量 */var g int = 20func main() {   /* 声明局部变量 */   var g int = 10   fmt.Printf ("结果: g = %d\n",  g)}

 
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
结果: g = 10

 

形式参数

形式参数会作为函数的局部变量来使用。实例如下:

 

package mainimport "fmt"/* 声明全局变量 */var a int = 20;func main() {   /* main 函数中声明局部变量 */   var a int = 10   var b int = 20   var c int = 0   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 a = %d\n",  a);   c = sum( a, b);   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 c = %d\n",  c);}/* 函数定义-两数相加 */func sum(a, b int) int {   fmt.Printf("sum() 函数中 a = %d\n",  a);   fmt.Printf("sum() 函数中 b = %d\n",  b);   return a + b;}

 

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:

main()函数中 a = 10sum() 函数中 a = 10sum() 函数中 b = 20main()函数中 c = 30

 

初始化局部和全局变量

不同类型的局部和全局变量默认值为:

数据类型 初始化默认值
int 0
float32 0
pointer nil

 

形参使用,比较 sum 函数中的 a 和 main 函数中的 a,sum 函数中虽然加了 1,但是 main 中还是原值 10:

package mainimport "fmt"/* 声明全局变量 */var a int = 20func main() {    /* main 函数中声明局部变量 */    var a int = 10    var b int = 20    var c int = 0    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 a = %d\n", a)    c = sum(a, b)    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 a = %d\n", a)    fmt.Printf("main()函数中 c = %d\n", c)}/* 函数定义-两数相加 */func sum(a, b int) int {    a = a + 1    fmt.Printf("sum() 函数中 a = %d\n", a)    fmt.Printf("sum() 函数中 b = %d\n", b)    return a + b}

 

输出为:

main()函数中 a = 10sum() 函数中 a = 11sum() 函数中 b = 20main()函数中 a = 10main()函数中 c = 31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bainianminguo/p/10867735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修改nginx服务的默认用户
查看>>
linux下查找字符串的命令
查看>>
Squid代理服务器的ACL访问控制和日志分析
查看>>
创业很辛苦,需要足够坚持面对
查看>>
uboot移植(一):移植前的准备工作
查看>>
PaaS平台型IT运维&运营模式能给企业带来什么?
查看>>
全球市值Top20的加密货币技术对比
查看>>
python 操作 K8S
查看>>
「docker实战篇」python的docker-抖音appium模拟滑动操作(22)
查看>>
C语言中什么是原型定义
查看>>
Mail服务器架设
查看>>
C++中关于指针作为参数传递的问题
查看>>
大清单报表应当怎么做?
查看>>
Spring AOP 实现方法日志记录以及执行时间打印
查看>>
Linux中 tail -f;tail -F;tailf的区别
查看>>
Linux下的数据备份工具rsync
查看>>
支付宝小程序注意事项
查看>>
ArrayList
查看>>
【小松教你手游开发】【unity实用技能】List列表排序
查看>>
日常工作之Zabbix源码编译,兼容mysql5.6
查看>>